香堂书画院建于2001年四月,同年十月一日峻工。2001年元月13日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空中雪花飘落,寒风凛冽,用铁管撑起的条幅几次被风刮倒重立,中国慈善总会会长阎明复等书画界同仁参加了这一前途未卜的奠基仪式。而谁也没有想到,之后,香堂书画院竟成为香堂文化新村的标志性的部门。

中国慈善总会会长阎明复(中)等书画界同仁参加香堂东方书画研究院奠基仪式
萌动创建书画院的初衷是由于香堂一批书画人士的聚居香堂,在李问汉、苏平及段振武等人的搓合下,香堂党支部书记张文山决定兴建这座人们并非真正了解它究竟能给农村带来什么的,之后成为文化村精典的建筑。
占地3.8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四个展厅,六套豪华客房,一个可同时十人作画的创作室,便形成香堂书画院的格局。由于建筑风格仿建颐和园,故宫等古建筑群的古典风格,雕梁画栋,长廊回环往复,再配之名家书写的楹联、匾额,一派浓郁文化景象展现于世人面前。人们再不会将它与农村概念相连。

(香堂东方书画研究院建院5周年迎来众多书画家)
我国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顾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带出我国书法第一批“书法博士”的欧阳中石先生,2002年11月16日来到香堂东方书画研究院。一同前来的叶培贵、温彦国、谢小青等7位博士,每人均为书画院留下先生指导后的作品。中石先生对香堂浓郁的文化氛围,欣然写下“堂满文馨”四个反映“文化中心”内含的佳品。之后,又为画院书写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概括香堂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优美环境。
2002年12月16日,我国又一著名书法家,同时又是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刘炳森先生到香堂书画院,并留下一幅四尺书法作品。当得知香堂即将恢复明代古庙“圣恩禅寺”时,炳森先生净手后,虔敬地写下四个十分工整的隶书字体“圣恩禅寺”。
著名书画家张仃先生为香堂书画院的作画大厅写了“怀山堂”匾额。配上两边“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对联,让人一进入书画院,即被这幅大气磅然之作所吸引。

(欧阳中石先生在香堂东方书画院)

香堂东方书画研究院院长李宗祥与欧阳中石(右)先生合影
欧阳中石先生来到香堂村看到香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优美景色,留下了李白送友人的诗句: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刘炳森先生在香堂东方书画研究院留下: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2003年元月十二日,阎明复来到书画院,阎会长实在感到不可思议。如此快的建设速度,如此高的文化品位的仿古建筑,在香堂与书记张文山一同就餐时,他不只一次地赞许张书记,反复地说“你真了不起”。
香堂书画院此后举办大大小小的书画笔会,为香堂书画院带来了更多优秀的作品,这里聚集了大师级的手笔,先后收藏了大师齐白石、李苦禅、白雪石、启功;大家任率英、齐良迟、欧阳中石、刘炳森;名家叶毓中、李中贵、白启哲等书画家的作品,共藏有500多幅书画名家作品。无疑给“香堂书画院”增色不少。作为点睛之笔,这颗“明珠”使“香堂文化新村”的文化品位骤然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