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新村,构建和谐香堂![]()
香堂文化新村位于正北方向与天安门、故宫在同一轴线上。 距市中心约50公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程中, 香堂村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发展创新。如今一跃成为 闻名北京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入住香堂村的 演艺界、书画界、新闻界等各界名人2500余户。
香堂的过去,因其四面环寺而福佑四方;香堂的今天,因其浓郁的文化内涵而闻名遐迩。香堂的过去,是个“缺水、无路、挣钱难”的贫穷山村;香堂的今天,是一个年人均收入达到3万多元的富裕村庄。香堂是2007年“北京最美的乡村”之一;香堂是2008年“北京奥运旅游接待村”之一。这一切巨大的变化,仅仅是25年的时间。
(图为香堂村委会)

(图为可容纳800人的香堂影剧院)
香堂文化新村,是1995年张文山书记突发奇思孕育而成的一部鸿篇巨制。而今,圣恩禅寺,香烟环绕、钟呗清朗,续写着香堂的历史;太伟十八洞山地高尔夫运动休闲中心,迎来世界顶级高尔夫球手来此挥杆;东方书画研究院,收藏着齐白石、李苦禅、启功、欧阳中石等艺术家们的珍品;陈式太极武术馆,我国陈式太极第十八代传人冯志强先生在这里传授着中华武术精髓;以及香堂敬老院等一个个彰显香堂文化的设施,或古今相续,或中西融合;一排排整齐化一的仿古院落,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别墅楼群,足以显示香堂今日的富足。整饬齐整的柏油马路,洁净舒适的居住环境引来众多文化名人在此聚居。
2007年,香堂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2008年,香堂被定为“北京奥运旅游接待村”。香堂以其独特的环境被旅游部门批准为AAA级旅游景区和AAAAA级乡村酒店。
香堂国际农业观光园,是香堂文化的拓展与延伸,是香堂旅游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基础。横亘于京密引水渠上的十八米宽的汉白玉石桥是通向观光园的方便之路。观光园内设有大小会议室十几个,可以满足20至500人不等的各档会议。200多个客房,可以接待400多人入住。与之配套的大小餐厅可以同时500多人就餐。由海盗船、幸福快车、旋风飞椅等十三个项目组成的大型游乐场,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填补了北部地区这一项目的空白。近三十多亩的鱼池,一千多平方米的“香堂观光园书画苑”,以及标准的健身场地,羽毛球馆等设施是人们充分享受生活的最佳娱乐之所。为了丰富香堂村民的文娱生活,香堂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香堂和谐艺术团”。这个由民乐队、合唱队、杂技团、评剧团等艺术团体组成的文艺队伍,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使香堂的文化氛围愈加厚重。
香堂有标准化果园1500余亩,每年从4月开始一直到11月份,可供来这里的人采摘草莓、樱桃、桃、杏、李子、“红富士”和“王琳”苹果等新鲜果品。
香堂文化新村,是一个充满浓郁文化馨香的山村,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是一个上佳的天然氧吧,是一个令世人陶然于文化之中的美好家园。